“華語金曲獎2011”打造華語格萊美 小蟲加盟評審團
“華語金曲獎2011”打造華語格萊美
臺灣音樂大師小蟲加盟評審團,向雪懷、黎小田領銜
小蟲
2011年5月8日,“華語金曲獎”組委會公佈了2011年度盛典7大類的獎項名單,借鑒格萊美標準並結合本土特點分門別類設置,打造“華語格萊美”。
向雪怀
黎小田
本次活動由全球華語音樂工作者之協作推廣機構“國際華語音樂聯盟”主辦,邀請向雪懷、黎小田等領銜的全球近百名專業評委共同選出,本次更特邀臺灣音樂大師小蟲加盟,其廣泛性和代表性覆蓋中國內地、港澳臺和海外華人地區。本年度的評選共分7個類別,包括“十大華語唱片”、“十大華語金曲”、“公開獎”、“粵語獎”、“藝術獎”、“行銷獎”、“技術獎”。
該7個類別的獎項設置,經主辦方長達3年的嚴謹求證和核定而成,既參考了格萊美等國際獎項按照音樂門類設置獎項的慣例,也依據華語音樂產業發展的現狀,做了本土化的創新。其中,除格萊美傳統的“最佳搖滾藝人”“最佳爵士藝人”“最佳HIP HOP藝人”等西方化的音樂風格分類外,也開始制定屬於華人自己的樂風標準——特有的中國音樂品種如民樂、戲曲也在其列,甚至最新的“心靈音樂”也專設獎項。華語的各個分支——國語(普通話)、粵語、閩南語和其它地方方言也都在評選之內。此外,還設置了非常特別的幕後行銷獎項,如“最佳專輯企劃”“最佳藝人行銷”“最佳演出管理”,不僅表彰台前的明星歌者,也大力獎勵每一個鏈條的音樂工作者。
全球業界寄語華語金曲獎2011:
游威(華語金曲獎總策劃/國際華語音樂聯盟秘書長):華語金曲獎的“打造華語格萊美”之路,有“星”閃耀,有你相伴!
李皖(《人物彙報》總編輯/著名樂評人:):華語金曲獎與華語歌曲一起成長。
蔣明(南都娛樂週刊副主編):在一個缺失精英作品的年代,我們對金曲的留戀只能是對美好時代的挽歌,感謝執著的人、執著的金曲獎、它保留著消亡的理想主義和溫暖執拗的文人情懷,它與時代對抗著、消耗著最後的青春,這註定是一次戰爭,一次墮落或飛翔的抗爭!
邱大立(獨立樂評人):這是一片海,迂回流轉,只要我們張開慧耳,就一定能識音。
劉志文(資深音樂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寄語“華語金曲獎”:承載所有音樂人的熱情與夢想,辛勞與歡樂,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勝利就在前方!
張秦(中國音像協會系列音樂排行榜總製片人):在音樂市場一片蕭條的今天,在版權維權未果的漫長戰鬥中,華語金曲獎的包容、多元、博大、經典,無疑是為中國華語音樂打上了一劑強心針!
洪啟(著名民謠藝人/宋莊音樂總監):音樂不自內心來,意義全無。生命因為有了歌唱,所以得以抒發。對於音樂人來說,公正而有關懷的獎項,是對自己最重要的肯定。
麥子傑(著名歌手/D.J):用熱誠與專業態度為音樂做點有意義的事,挺好的!
黎文(城市畫報執行主編):祝華語金曲獎繼續越辦越好,為原創音樂人提供更大支援。
王擊凡(《城市畫報》編輯/記者):三十年彈指一揮間,希望有更多美好的華語音樂,流傳於世。
風子(資深樂評人):希望能發現更多新音樂!
王磊(資深樂評人):華語金曲獎,做華語樂壇最權威的最純粹音樂獎項!純音樂,不娛樂!
爾東塵(資深樂評人):音樂的活力在於不拘一格的創新,這創新不單指藝術內容,也包括產業邏輯。創作遇到瓶頸,藝術家須祭出創意;產業遭到挑戰,同樣須以創造性應戰。寄望“華語金曲獎”為華語樂壇加油鼓勁!指點迷津!
吳振通(音樂天堂主編):華語金曲獎穿越2012。
李文楓(中國移動咪咕M3雜誌主編/樂評人):音樂之美好來自生活中對現實及未來的期盼。那麼無論多大多熱鬧的獎項,希望帶給更多人更多美和快樂。
陳輝權(音樂製作人):主辦方的執著與堅持,令華語樂壇“星星之火”越燒越旺,也讓執著創作的樂人有了一個角逐與炫彩的堅實平臺。這艘航母正在啟航!
梁天山(填詞人):締造華語音樂的最高標準,是金曲總會在這裡閃光的。
維谷穀(填詞人):華語金曲獎,聲音越來越響!
任相君(資深媒體人/作家) :我一直希望中國也有個格萊美一樣的音樂獎項,公平,公正,只拿音樂說事,而“華語金曲獎”就是我的希望。
朱烽(行銷企劃人):華語金曲獎,金曲之華!
雷子(樂視網執行總編輯):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需要優秀的音樂,需要華語金曲獎。
唐崢(資深媒體人/策劃人/樂評人):在這樣一個時代,還有這樣一群人,用真正愛音樂的心,去努力做好這樣一件事情,已足夠令人感動~在黎明之前的黑暗中,請讓我們相擁取暖,抵抗夜寒,攜手點亮面前的茫茫路程~~
大地(樂評人):傳承經典,發掘金曲,逆市里堅持一顆傳統的心。
甘雨(新媒體行銷):傳承經典,開拓未來!
愛地人(樂評人):在樂壇不景氣的今天,華語金曲獎會告訴你,是金子總是可以得金曲獎的。
九時用茶(樂評人):突破流行障礙,創造華語未來——祝賀華語金曲獎2011。
莫非(“酒窩”策劃人):希望華語金曲獎越辦越好!加油!
賀愉(樂評人):華語金曲獎是一種精神:在這個音樂產業低迷的年代發現真正的好音樂,探索進步的方向。
鄧卓華(大洋網時尚主編):希望華語金曲獎成為一個有擔當的獎項,承前啟後,敢於創新,走出一條不尋常的路。
陳戰(網路樂評人):祈望華語金曲獎成功舉辦,繼續發揮允執厥中的樂評精神,也希望每位歌手多唱好歌,讓樂迷朋友大飽耳福。沒有得獎的歌手也要加油,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勤勉不息,天道酬勤!
孫瀟毅 ( 廣東電臺音樂之聲D.J/《音樂先鋒榜》節目監製):百轉千回 始終相信好音樂會破土成長 忘記黑夜的漫長 終能看見好音樂的微光 祝華語金曲獎更放光芒!
安柯(陝西音樂廣播文藝部主任):始終有人對樂壇保持冷靜客觀,並能夠洞悉正在進行時和將來時的潮流趨勢,讓音樂成為音樂本身,祝願華語金曲獎越來越強大,成為權威指標!!!
呂革(青島音樂體育廣播節目部主管):音樂與夢想同在。華語金曲獎,華南地區最從音樂本身出發,最有指導性的音樂獎項。
馮喬(資深D.J):華語金曲獎-把好聲音都放進殿堂。
夏宇(獨立音樂製作人):華語金曲獎,音樂世界的中堅力量。
程朗(珠江經濟廣播電臺D.J):音樂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祝華語金曲獎更上一層樓,繼續推動流行音樂發展。風雨同路見真心,月缺一樣星星襯。
黎誕歡(數位音樂行銷人):華語金曲獎不僅是一個獎項評選,它還是傳播優秀音樂的管道,聯動業內音樂人、聯動音樂產業與其它產業的紐帶。希望華語金曲獎帶著對音樂事業的執著和熱誠,保持獨立、公正的原則,為華語音樂之發展搖旗呐喊,,向著“華語格萊美”的目標繼續前進。
呂志明(資深藝人經理人):華語權威 金曲圍繞 祝願華語金曲獎,越辦越好,成為華語樂壇推進的一股不可缺少的力量!
吳彤(香港創作歌手 / 電臺主持):世界大同,祝華語金曲獎順利舉行,並繼續無分地域,推動各地華語歌曲到更高層次!
黃啟聰 (樂評人)華語金曲獎2010年度,頗能兼顧創作份量與流行性質,也不刻意大堆頭獎項收買人心,恰好。
馮禮慈(樂評人):華語金曲獎越走越好!
夏至(作詞人/媒體人):望華語樂壇熱鬧興旺,聽華語音樂熱烈創意!
DJLavenX(美國商業電臺D.J) :弘揚本土音樂,拓展華語樂壇。 or 傳承華語音樂經典,縱橫世界音樂殿堂。
麥思棟(華語金曲獎官網負責人):華語金曲獎,跟我們一同見證華語音樂的成長。
華語金曲獎2011獎項設置名單
1、 十大華語唱片(已於2011年1月揭曉)
2、 十大華語金曲
3、 公開獎
最佳國語男歌手
最佳國語女歌手
最佳國語男新人
最佳國語女新人
最佳樂隊
最佳組合
最佳新樂隊
最佳新組合
最佳民謠藝人
最佳世界(民族)音樂藝人
最佳搖滾藝人
最佳電子藝人
最佳爵士/藍調藝人
最佳舞曲藝人
年度最佳國語專輯
年度最佳閩南語專輯
年度最佳其它方言專輯
年度最佳國語歌曲
年度最佳閩南語歌曲
年度最佳其它方言歌曲
年度藝人
評審團大獎
4、粵語獎
最佳粵語男歌手
最佳粵語女歌手
最佳粵語男新人
最佳粵語女新人
年度最佳粵語專輯
年度最佳粵語歌曲
5、藝術獎
最佳HIFI人聲
最佳獨奏專輯
最佳合奏專輯
最佳NEW AGE專輯
最佳民樂專輯
最佳古典專輯
最佳兒歌專輯
最佳戲曲專輯
最佳心靈專輯
最佳跨界專輯
6、行銷獎
最佳專輯企劃
最佳藝人行銷
最佳事件行銷
最佳演出管理
最佳封套設計
7、技術獎
最佳作詞人
最佳作曲人
最佳編曲人
最佳製作人
最佳錄音師
評審團名單:
(廣州)
華語金曲獎總策劃/國際華語音樂聯盟秘書長:游威
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陳潔明
廣東音像城發燒天碟俱樂部主任:程國平
星海音樂廳著名錄音師:楊震
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副秘書長/羊城交通廣播電臺副總監:周兵
獨立樂評人:邱大立
南都娛樂週刊副主編:蔣明
著名歌手/D.J:麥子傑
填詞人:維谷穀
音樂製作人、詞作家:梁天山
音樂製作人:陳輝權
《城市畫報》編輯/記者:王擊凡
《時代週報》副主編:熊浩
資深樂評人:風子
資深樂評人:爾東塵
樂評人:宇文宙
獨立音樂製作人:夏宇
《新音響》雜誌編輯:潘陽
《音樂天堂》主編:吳振通
中國移動咪咕M3雜誌主編/樂評人:李文楓
廣東電臺音樂之聲D.J/《音樂先鋒榜》節目監製:孫瀟毅
廣東電臺音樂之聲D.J:張宇航
廣東電臺音樂之聲D.J:多樂斯
廣東電臺城市之聲D.J:彭偉
廣東電臺珠江經濟廣播D.J:程朗
廣東電臺新聞頻道D.J:秦海菲
廣東電臺南方生活廣播D.J:林偉棟
廣東電臺架勢1077D.J:彭力
“最佳唱片榜”策劃人:譚曉帆
廣州電臺HIFI節目D.J:楊濱
廣州汽車音樂電臺D.J:梁宇翀
廣州汽車音樂電臺D.J:何嘉華
21CN娛樂主編:曾道明
大洋網時尚主編:鄧卓華
樂評人:九時用茶
樂評人/企劃人:小櫻
《精品生活》雜誌編輯:符傳偉
獨立廠牌合夥人、平面設計師:白岡岡
著名樂手/音響師:反及閘阿慶
喜窩、TU凸策劃人:小刀
酒窩策劃人:莫非
資深藝人經理人:呂志明
數位音樂行銷人:黎誕歡
演出經紀人:黃強
(深圳)
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音樂頻率《鵬城歌飛揚》高級主管:劉洋
鳳凰廣播音樂總監:陳靈偉
嘻哈音樂推廣人:李始釗
(佛山)
黃於剛:佛山電臺D.J
(東莞)
音樂製作人:馮建聰
(潮州)
華語金曲獎官網負責人:麥思棟
網路樂評人:陳戰
(香港)
資深填詞人/國際華語音樂聯盟主席:向雪懷
香港音樂教父:黎小田
國際華語音樂聯盟常務理事/廣東音像城發燒天碟俱樂部會長:何重立
新城知訊台台長:朱明銳
資深錄音師:馮煒國
資深樂評人:馮禮慈
資深樂評人:黃啟聰
樂評人:陳大文
作詞人/媒體人:夏至
香港創作歌手 / 電臺主持:吳彤
(澳門)
澳廣視主持人:陳偉成
(臺灣)
著名音樂製作人:小蟲
著名D.J:吳建恒
獨立樂評人:張鐵志
(馬來西亞)
資深音樂製作人:陳穎豪
(美國)
美國首位華裔市長/歌唱家:黃錦波
美國商業電臺D.J:DJLavenX
(北京)
資深音樂人:李廣平
著名民謠藝人/宋莊音樂總監:洪啟
資深樂評人:王磊
著名樂評人:科爾沁夫
著名樂評人/填詞人:崔恕
資深唱片人/樂評人:丁寧
資深唱片人/樂評人:唐崢
著名樂評人/樂視網執行總編輯:雷子
著名樂評人:尹亮
樂評人:賀愉
中國音像協會系列音樂排行榜總製片人:張秦
資深媒體人/作家:任相君
行銷企劃人:朱烽
中華演出網總裁:田志輝
唱作歌手:東方駿
(上海)
新聞晨報副主編:王昕
資深樂評人:王江
樂評人:王澄翔
(成都)
資深D.J:馮喬
(武漢)
《人物彙報》總編輯/著名樂評人:李皖
(南京)
江蘇交通廣播副總監:大衛
(西安)
陝西音樂廣播文藝部主任:安柯
(青島)
青島音樂體育廣播節目部主管: 呂革
(杭州)
樂評人:愛地人
蝦米網音樂編輯:一衣
(長沙)
金鷹網編輯:劉螢
(昆明)
雲南音樂廣播D.J:紫微
(四川)
唱片收藏家:林一
唱片收藏家:譚智仁
(廣西)
著名樂評人:大地
新媒體行銷人:甘雨
榮譽出品:華語文化國際有限公司
主辦:國際華語音樂聯盟 全力支援:新城知訊台
聯合主辦:廣東電臺音樂之聲 週末畫報
協辦:CASH香港作曲家作詞家協會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 廣東音像城發燒天碟俱樂部
協辦媒體:優家畫報 富週刊
策劃運營:演華文化
獨家網路門戶:新浪網 獨家網路互動:網易 獨家視頻網站:優酷
獨家手機網站:3G門戶 特約網路支援:南方網 獨家娛樂雜誌:6週刊 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