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遵義會議”於1850創意園召開
“華語樂壇遵義會議”於1850創意園召開
——華語音樂未來之路產業峰會為樂壇“把脈”
中國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城市興起多個創意產業園。位於廣州荔灣區芳村大道的1850創意產業園以獨特的定位舉辦1850“原創力量”第二屆跨界藝術節,成功舉辦了首屆廣州電子音樂節、實驗劇場、廣東樂壇頒獎禮等活動,支援原創的音樂、戲劇、時尚等產業發展,成為創意產業的生力軍。
在原創藝術中,華語音樂作為中國創意產業鏈面向大眾的重要一環,其發展頗受政府和行業關注。但在翻版和網路下載的衝擊下,華語唱片業近年異常低迷,銷量不斷下降,新的盈利模式尚未清晰。作為第二屆1850跨界藝術節的壓軸活動,1850創意園攜手有“華語格萊美”之稱的“華語金曲獎”之主辦機構——國際華語音樂聯盟等,廣邀行業高端人士,舉行產業峰會,研討華語音樂產業的未來,為中國創意產業助推。本次峰會在位於1850創意園內的居本齋藝術家具館舉行,其裝潢簡潔清雅,藝術藏品豐富、歷史悠久,是廣州市內難得的高品質藝術生活場館。
此次峰會被譽為“華語樂壇遵義會議”,其規格之高、參會人數代表性之廣是近年首次。出席的既有向雪懷、陳彼得等樂壇黃金年代的港臺經典音樂人,馮煒國等曾為羅文、蔡琴等多位巨星製作的著名錄音師,也有陳小奇、陳潔明等廣東樂壇的“掌門人”,更有星外星、紅音堂、東嘉、漢森等中流砥柱的音樂公司,李達成、鄧偉標、黃毅成、陳珀、梁天山、維谷谷、反及閘阿慶、馬駿傑等本土音樂人、歌手,游威、陳丹虹等資深傳媒人,以及演出商、經紀人的代表。
峰會從“唱片業已死嗎?傳統市場與新載體、新通路” “分眾時代的音樂製作” “唱好本土文化” “演出市場如何整合、規範、做大?”“內地、港臺的互補性及如何分工協作” “音樂界與傳媒如何合作共贏” “如何打擊盜版,維護版權” “如何打造華語格萊美?”“等角度分別研討了華語音樂產業的現狀,嘉賓們也都提出了建設性的觀點,現場激烈的討論也碰撞出了不少火花。
據悉,此次活動也是為即將開辦的1850演藝學院造勢,1850演藝學院將以多位元中港臺音樂、影視、戲劇界大師開班授徒的教學模式,培養各方面的藝術創作及表演人才。而 “華語金曲獎”將與1850演藝學院聯合召開“華語音樂大師講堂”,邀請樂壇的重量級專家為原創音樂產業培育優秀人才,讓華語樂壇重現輝煌。
嘉賓大合照
向雪懷、陳小奇、陳結明談版權保護
陳丹虹從傳媒角度談音樂共贏
陳珀談與香港合作心得
高翔談亞運盛典的音樂模式
鄧偉標闡述新世紀音樂在中國之發展
馮煒國與程國分享AQCD的成功經驗
華語金曲獎總策劃游威講述活動意義
李達成、梁天山爭論音樂與產業的關係
林爍談如何殺出HIFI唱片的血路
臺灣音樂教父陳彼得以經典年代的輝煌為行業打氣
星際傳播總裁張全欣是策展人之一
星外星董事總經理周小川從發行角度分析市場低迷原因
與非門阿慶談音樂現場的前景
華語音樂未來之路——產業峰會流程
第二屆1850跨界藝術節系列活動
榮譽出品:華語文化國際有限公司
主辦:國際華語音樂聯盟 中國流行音樂協會 廣東音像城 廣州壹捌伍零創意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廣州壹捌伍零創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全力支持:新城知訊台
聯合主辦:廣東電臺音樂之聲 週末畫報
協辦:CASH香港作曲家作詞家協會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 廣東音像城發燒天碟俱樂部 香港唱片商會
協辦媒體:優家畫報 富週刊 時代週報
承辦:星際傳播國際機構
策劃運營:演華文化 悍馬文化 廣東文化 影恒文化
獨家網路門戶:新浪網 獨家網路互動:網易 獨家視頻網站:優酷
獨家手機網站:3G門戶 特約網路支援:南方網
特別鳴謝:廣東電臺城市之聲《澎湃動力》 廣東電臺南方生活廣播《發燒音樂論壇》 廣東電臺新聞頻道
常年法律顧問:廣信律師事務所
時間:2011年1月27日
地點:廣州1850創意產業園
與會人數:50人
主/協辦機構代表
向雪懷(國際華語音樂聯盟主席,香港資深填詞人)
游威(華語金曲獎總策劃/國際華語音樂聯盟秘書長)
張宇帆(華語金曲獎製作總監/資深樂手)
李志球(香港資深唱片人)
陳小奇(中國流行音樂協會副會長,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會長)
陳潔明(中國流行音樂協會副秘書長,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秘書長)
程國平(廣東音像城發燒天碟俱樂部主任)
歐陽志明(廣東音像城營業部經理)
唱片公司代表:
周小川(星外星唱片董事總經理)
林爍(紅音堂唱片總經理)
呂志明(漢森娛樂總監)
楊迎(東嘉文化華南總經理)
音樂人代表:
陳彼得(臺灣流行音樂教父)
馮煒國(著名錄音師)
鄧偉標(音樂製作人)
黃毅成(音樂製作人)
陳珀(音樂製作人)
梁天山(填詞人)
維谷穀(填詞人)
高翔(音樂製作人)
小豆(音樂製作人)
黃國慶(反及閘樂隊成員/資深樂手)
歌手代表:
李達成
馬駿傑
王聞
評委/傳媒代表:
邱大立(獨立樂評人)
彭偉(城市之聲D.J)
林偉棟(南方生活廣播D.J)
陳丹虹(廣州電視臺主持人)
孫瀟毅(廣東電臺新聞頻道D.J)
吳振通(音樂天堂雜誌主編)
陳寰中(資深樂評人)
譚曉帆(最佳唱片榜策劃人)
潘陽(尚品雜誌編輯)
小櫻(樂評人)
王馨妍(廣州電臺D.J)
演出商/經紀人代表:
石廣生(著名演出商)
莫挺(著名演出經紀人)
陳軻(著名演出經紀人)
廣告公司代表
李恒輝(恒輝活動策劃公司總經理)
曾海悅(易高形維公司總經理)
王子禾(百聲傳播總經理)
會議流程:
15:30 活動開始,司儀介紹與會嘉賓
15:40-18:00 自由對話(主講嘉賓發言,台下回應)
司儀簡介活動背景及意義,介紹與會嘉賓
主辦方代表:
星際傳播張全欣致辭
華語金曲獎總策劃游威介紹活動目的
論壇時間
唱片業已死嗎?傳統市場與新載體、新通路
—發行新通路:星外星唱片董事總經理周小川
- 反及閘阿慶:音樂節和現場演出的生命力
- AQCD的革命:廣東發燒天碟俱樂部主任程國平、資深唱片人李志球、香港著名錄音師馮煒國
分眾時代的音樂製作
—高淩風等經典年代的製作與如今製作的不同:陳彼得
—新世紀音樂在中國:鄧偉標
—唱好本土文化:
1)從《唱好廣州》系列的成功說起:音樂製作人黃毅成
2)本土獨立歌手的艱難起步:歌手馬駿傑
3)本土填詞人與港臺填詞人生存處境之比較:填詞人維谷谷、梁天山
4)本土音樂公司如何起步運作:漢森娛樂總監呂志明
-從《富士山下》談內地與香港製作的一體化:音樂製作人陳珀
-從亞運會開閉幕式談盛典音樂創作:廣州亞運開幕式暖場演出音樂總監高翔
-HIFI唱片的血路:紅音堂唱片總經理林爍
演出市場如何整合、規範、做大?
—演出商代表石廣生
-經紀人代表莫挺、陳軻
內地、港臺的互補性及如何分工協作
-香港樂壇在華語樂壇位置的變化和未來方向:國際華語音樂聯盟主席向雪懷
—廣東在整個華語樂壇的作用和位置:資深歌手李達成、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秘書長陳潔明、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會長陳小奇、
音樂界與傳媒如何合作共贏
—從《輕彈淺唱珠江邊》LIVE節目說起:廣州電視臺主持人陳丹虹
如何打擊盜版,維護版權
—廣東流行音樂學會會長陳小奇
—國際華語音樂聯盟主席向雪懷
如何打造華語格萊美?
—華語金曲獎總策劃游威
嘉賓討論,媒體提問
活動結束,嘉賓合照
附一:
第二屆1850跨界藝術節簡介
作為一年一度的重頭戲,第二屆1850國際跨界藝術節將在近期在位於芳村白鵝潭江畔的1850創意園隆重揭幕。本次藝術節不僅延續去年藝術節跨文化、跨領域的跨界構想,更以“原創力量”為主題,集合本地和來自不同地方、藝術領域的大師,力求以跨界創新的視野,全力推動文化創業產業的原創力量的形成。
作為立志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跨界創意文化空間以及嶺南新文化之都的1850創意園,去年一開園就創立了一年一度的1850國際跨界藝術節,組織了包括BBC金獎獲得者的薩頂頂,瑞士皇家歌劇院歌唱家,法國時尚設計師等來1850進行了不同主題的藝術活動,轟動一時。一年過後,1850創意園入駐了超過40家與文化創意有關的相關企業和藝術家,並從藝術表演空間,展覽空間到文化交流配套設施逐漸完善,也不間斷地舉辦了很多的藝術活動以及包括保時捷,佳能,喜力世界盃等品牌專場。借此機遇,藝術節的兩位總策展人莫道明和張全欣希望把1850的藝術空間打造成為一個原創力量的基地,集結每個熱愛原創藝術、支持創意產業的朋友,一起來推動一股立足廣州,面向世界的新原創力量。
原創,是一種生產力,是文化發展的根本推動力,相對于現今浮躁、現實的社會,以及只顧表面熱鬧,用舶來品粉飾本地創作力量不足的現狀,推動這種原創力量顯得彌足珍貴。區別于去年以外請資源為主的做法,1850創意園於本屆藝術節上,從音樂、影視、藝術等領域中挑選出的活動與作品,均是本地力量結合國內外資源的融合體,讓觀眾領略本土以及世界各地區的文化衝擊;接收不同層次的文化的薰陶,如殿堂級的教義、大眾流行元素、小範圍地區性代表,以及先驅者示範;讓更多人關注到原創力量的重要性,從而推動廣州文化圈進入良性迴圈,使本土新文化不斷發展壯大,進一步提高廣州的軟競爭力。
第二屆1850國際跨界藝術節(2010.12.18-2011.1.25)精彩預告
序幕
2010年11月29日 成功舉辦了1850創意園開業一周年慶典暨建設“創意社區文化”倡議發佈。40家入駐創意單位成立業主委員會,形成創意聯盟。
第一浪 原創音樂風暴
2010年12月18日 首屆廣州電子音樂節
Jamaster A、Dave K(udance)、J.Swarz(Enderground)、JCC(嘈!Chaos!)……一大幫猛料DJ齊集首屆廣州電音節,電音+提琴+古箏美女強大陣容,提供持續不斷此起彼伏的科技(Techno)、出神(Trance)等電子快感,是廣州迄今最大型的電子音樂盛會, 引領廣州樂壇新潮流。
第二浪 嶺南新派國藝
2010年12月25日 1850創意園居本齋•牡丹書畫展
劉釋之、梁基永、張演欽三位本土著名國藝大師,或擅于詩文書畫,或長於訓詁考據,或精於藝術理論,各各爭奇鬥豔,為觀眾帶來藝術新體驗。
第三浪 創意集結號
2010年12月28日 廣州4A 2010新年晚會
在即將踏入第十五周年之際,廣州4A協會將隆重舉行第十屆執行委員會的選舉儀式。各路業界精英齊集1850創意園,踴躍對本土4A未來發展規劃提出寶貴意見。
第四浪 跨年狂歡派對
2010年12月31日 Nike新年跑×I scream 尖叫音樂會
I screa再次在本土尖叫!伴隨新年的鐘聲,厭倦廣場倒數又渴望熱鬧的朋友們,不妨亂入!
第五浪 國粹名伶匯
2011年1月15日 廳堂版京劇票友會
京劇,一種風靡兩百多年的傳統藝術,集聲音的穿透力、肢體語言的運用以及臉譜的色彩藝術於一體。本次票友會,多位京劇名伶齊聚羊城,為廣州街坊帶來跨領域的藝術情懷。
第六浪 原創實驗劇場
2011年1月16至17日 先鋒藝術話劇欣賞
由先峰創作人林春園傾力打造一場探討人性、直面現實、充滿哲學的新派舞臺劇《住在磚牆裡的作家》。與此同時,實驗劇場將陸續上演其他先鋒藝術家的不同作品。
2011年1月20——27日 工作坊&靜態展
由先鋒創作人林春園組織的一個小型藝術人聚會,期間還會對話劇做一個靜態展,並相互分享話劇的魅力。
第七浪 角色扮演盛會
2011年1月22至24日 ADSL2011動漫作品展會
本次展會將通過展示多元化動漫作品的形式,鼓勵本土動漫原創,並為其提供原創平臺及動力。同時,擴大人們對動漫的認識,從中對本土動漫文化發展的程度和趨勢有新的體會。
第八浪 原創力量聲音
2011年1月23日 “玩”救廣東樂壇頒獎典禮
一直活躍在本地流行樂壇的音樂人和歌手的盛會,尤其是獲得劉以達,伍岳城,陳奐仁等著名音樂人鼎力支援的歌手張曼莉,本次作為原創音樂力量的首個策劃人,邀請圈中眾多新生廣州音樂力量,如東山少爺、施文斌、胡芳芳、拾音社等,舉辦“玩”救廣東樂壇頒獎典禮,讓觀眾傾聽廣州的聲音。這只是一個開端,往後將陸續邀請更多嘉賓,每月在1850推出不同形態的演出。
第九浪 本土舞林大會
2011年1月24日 SPEED“舞界限”INFINITY DANCE PARTY Vol.3大型跳舞派對
舞蹈不分舞種,不分人群,不分年齡,不分職業,不分地域,以藝術的創意,將不同舞種、音樂類型,以不同藝術形式在1850的舞臺上相互碰撞,讓身心享受跳舞的快感。
場館:46號館
時間:19:30 活動正式開始
第十浪 演藝大師面對面
2011年1月27日 華語音樂未來之路峰會
1850攜手有“華語格萊美”之稱的華語金曲獎之主辦機構——國際華語音樂聯盟等,廣邀行業高端人士,舉行產業峰會,研討華語音樂產業之未來,為中國創意產業助推,並為即將開辦的演藝學院造勢
——1850演藝學堂啟動派對
在1850創意園開設1850演藝學院,將以多位元中港臺音樂、影視、戲劇界大師開班授徒的教學模式,培養各方面的藝術創作及表演人才。同時結合星際傳播機構目前每年3-5部的電影製作和各大電影,唱片公司的合作,讓本地人才有機會走出廣州,獲得更大的藝術實踐平臺
主策劃人:莫道明、張全欣
主辦單位:廣州壹捌伍零創意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廣州壹捌伍零創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承辦支援單位:星際傳播(國際)機構
策展單位:browN sugar、廣州4A、尚銳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1850創意園居本齋、廣州直觀工作室、艾特斯朗設計、廣州金貫譽廣告有限公司、Speed Dance Group、《共鳴》雜誌、南方報業集團、諾焱品牌設計團隊、華語文化國際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後)
支持鳴謝:1850創意園創意社區委員會
附二:
1850創意園簡介
1850所在地,鵝潭映月古渡口,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當年滿載著廣繡廣彩、石灣陶瓷的船隻,從這裡出發,走向世界各地。
1850創意園位於白鵝潭經濟圈的核心地段,前身為原華南區最大的化工基地金珠江雙氧水廠,占地面積達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由76棟經過改造和二次開發、錯落有致的車間廠房組成。
1850通過利用和改造舊廠房車間,打造藝術創作、設計、時尚展覽、文化交流、辦公生活的品味空間。沉澱的工業歷史文化配以後現代藝術文化的薰陶,形成一個創意氛圍濃郁、配套完善的新型創意產業基地,是集文化、商業、展覽、旅遊、教育為一體的複合型大型文化社區。
在1850,有一套創意研發設計團隊,有先鋒前衛的原創藝術家,有創意孵化平臺,有配套齊全充滿靈思妙想的展示交流空間,最有效地實現設計和藝術聚集的創意力量,為廣告、媒體、工業、建築、室內、設計、藝術創作、文物交易、工藝品、時尚、時裝、電影、IT、音樂、表演、出版、電視、廣播、品牌形象展示、展覽等創意行業提供一攬子的跨界創意服務。
1850打造的是廣東乃至是華南地區最大最具價值的創意文化中心,是廣州人最值自豪的文化產業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