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01月22日

正值華華語金曲30年:香港搖滾之父夏韶聲的搖滾心窩

游威(華語金曲獎總策劃/國際華語音樂聯盟秘書長)/文

作者註:之前寫過不少關於夏韶聲的文字,還曾引起鐘路明、陳丹虹等前輩“誰是寫夏韶聲第一人”的爭論。 2010新春開年,“華語金曲獎”組委會與怀揣強烈的媒體使命感的現代傳播集團一起,於廣州麗思卡爾頓酒店的“逐夢中國”新年盛宴現場頒發“華語金曲30年逐夢榮譽大獎”,向堅持不懈追逐夢想的追夢人致敬!夏韶聲獲“男歌手”獎,他飽含深情的用吉他彈唱曾被張國榮翻唱而傳為佳話的成名作《童年時》。為饗樂迷,特把當年曾經寫過的文字整理,一起分享夏韶聲30年的“搖滾心窩”!

在我心中有座若隱若現的雕像,隨世態變遷而起起伏伏。每當人們快忘記他的存在時,他就會不經意地出現,帶來或多或少的驚喜;而當人們喚起對他更多期待時,他又會淡然地消失,留下不大不小的遺憾,他就是被稱為“香港搖滾之父”的夏韶聲。

在廣州一條叫陶街的小巷裡,夏韶聲的幾乎所有黑膠唱片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從《童年時》到《你喚醒我的靈魂》,而且價格都不菲,這證明夏韶聲雖然在流行樂壇是個“另類”,但在發燒市場,卻是地道的巨星。

從1979年在Bang Bang唱片公司推出第一張專輯《童年時》算起,夏韶聲已經走過30個年頭了。作為香港搖滾音樂的創始人之一,夾在偶像潮流裡,他對音樂的堅持,卻始終如一。夏韶聲的音樂飽含滄桑、憤怒和天父般的悲憫,而他厚實、堅韌的聲音更如烈酒般富有磁性,這正是夏韶聲最動人之處。解析他早中期的音樂,其實搖滾元素並不純粹,Pop、Folk、R&B、Jazz都有一點,喜歡聽英文歌,玩樂隊出身,做過吉他、貝司、鍵盤和鼓手幾乎每一個位置的夏韶聲卻沒有機會出一張徹頭徹尾的Band Sound唱片,本應是電吉他和真鼓的轟鳴,卻往往讓位於電子合成器和鼓機的和應,這應該是那個年代特有的無奈吧。

在夏韶聲悲涼的歌聲和一再反复的戀舊情懷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不公正的時代裡桀驁不馴的孤獨背影。他的確是個很戀舊的人,這“舊”既包括別人的“舊”,也有他自己的“舊”。多年來,他一直有翻唱別人和自己老歌的習慣,用今天時髦的詞來說應該叫“致敬”。在華語歌壇泥沙俱下的諸多翻唱作品中,我固執地認為,只有1989年張國榮的《Salute》和1998年夏韶聲的《諳》稱得上是真正意義的“致敬”專輯,因為只有他倆,是以“崇敬”的心態而非“功利”的目的來對待已是經典的音樂,只有對音樂如此充滿赤子之心的人,才能做到在“別人的歌”中註入新的靈魂,從而讓“珠玉在前”的經典再次經典,最終超越經典。今天看起來頗有意義的是,張國榮在《Salute》大碟中的第一首歌就是向夏韶聲致敬的《童年時》,而夏韶聲在十年後則以一曲《風繼續吹》向張國榮表示回敬,兩位分別在主流和非主流領域的巨星沒有在一線握手,卻通過這樣委婉但雋永的方式完成了一場永恆的對話。富有預見性的是,夏韶聲對於21世紀初“八十年代”音樂再次回歸似乎早有預見,《諳》專輯中致敬的對象除了當時已辭世的鄧麗君、陳百強,也包括日後離開的張國榮、梅艷芳,更有今天光榮復出的許冠傑、徐小鳳,仍然健在的譚詠麟和林子祥,以及和張國榮在《Salute》中共同致敬的“明星”葉德嫻,將整個“八十年代”音樂提前做了一個感性而完整的回顧。尤其特別的是,夏韶聲沒有再以他當年賴以成名的吶喊式搖滾唱腔,而是用充滿靈性與即興味的爵士來演繹,包括之後2000年推出的《諳2》中,包以正、Roel A.Carcia、Paul Candelaria、William Tang等鑽石級的香港爵士樂手為專輯平添了許多發燒元素,夏韶聲平和的聲音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滲透心靈,也許,他找到了一種更適合這個時代的聆聽方式:深沉但不鬱悶,清新但不寡味,濃烈但不激憤,成熟但不老猾。

2010年3月11日晚,獲得30年來第一個榮譽大獎的夏韶聲只是淡淡地微笑,謙和地坐在一隅。音樂在回歸,人心在回歸,當現場熱烈地以不輸於給任何天王偶像的歡呼聲Encore時,夏韶聲這顆跳動了30年的“搖擺心窩”,是否終於感受到了來自舞台下最熾熱最真誠的迴響呢?

游:作為八十年代音樂的一個代表,你當年的那些黑膠唱片在廣州的二手市場仍然賣得很好,包括《說不出的未來》、《你喚醒我的靈魂》等,而我非常欣賞你的有兩張專輯,一張是《酸雨》,一張是《諳》。

夏:謝謝,《酸雨》是講一些社會問題的,《諳》是一個紀念,代表不同的階段。

游:現在看起來,你似乎有種第六感,1998年的《諳》裡你向八十年代的巨星致敬,那時張國榮、梅艷芳還未去世,現在聽起來覺得好有預言性,似乎這張專輯更應該誕生在2003年。

夏:很讓人感慨,命運有些東西太無常。

游:近年來,巨星陸續離去,你有無難過,覺得這是否一種命運安排或循環,給我們一些啟示呢?

夏:這不是循環,是自然的規律,什麼東西總有老去的一天,就像我們自己也是,很快會有新的東西湧現。所以我們不必太難過,但紀念是必要的。

游:前幾張專輯都是玩爵士,為什麼這次《力量》想到玩搖滾呢?

夏:ROCK N ROLL在全世界是永遠的潮流,就是簡單的快樂。我是聽五六十年代搖滾長大的,這些年很少聽新的音樂,都是聽這些老歌,包括我喜歡的貓王,所以想自己唱唱真的很過癮。

游:香港八十年代曾經湧現過轟轟烈烈的樂隊潮,達明一派、BEYOND、太極、RAIDAS等為樂壇帶來一股清風。你作為香港最早玩樂隊的樂手,如何看這段歷史?

夏:應該說樂隊潮是有積極意義的,但香港的環境不適合樂隊生存,香港人沒有看樂隊現場LIVE的習慣,所以香港的樂手技術與台灣、內地相比都是最高的,但樂隊就是成不了主流。當時我記得像CHYNA等樂隊的水準可以說是國際性的,但後來不少樂手都只能到夜總會和西餐廳做伴奏,彈青山、姚蘇蓉那樣的時代曲,這是很悲哀的。內地就比較好,像唐朝等樂隊,雖然有人說他們玩的音樂是30年前的,但起碼他們一直存在,不像香港,很多人已找不到了。

游:我記得你和香港幾乎所有最出色的樂手都合作過,像爵士吉他手包以正、ROEL A CARCIA等,其中比較欣賞哪些呢?

夏:包以正最早也是和我的VISA BAND合作過再自己出來的,他的技術很棒,《諳》就是和他主力合作,此外我覺得PETER NG和細AL(楊雲驃)等也不錯。

游:我想香港的環境可能真的不適合樂隊,其中一點是香港的傳媒,很多頒獎禮都不尊重音樂。

夏:香港的頒獎禮是一場游戲,1985年我曾經出席一個頒獎禮,坐在第一排,本來《空凳》那首歌是有獎的,中間我去了趟洗手間,看到張國榮在哭,我拍拍他膊頭說兄弟不要哭,回來時就有高層跟我說:阿姐想拿多個獎,所以你的獎沒了。此後我就再也不出席這些頒獎禮了。

游:你的專輯《力量》剛獲華語金曲獎20009“十大華語唱片”,這個獎是內地、香港、台灣三地的資深人士一起參評的,能拿到代表已經是一個肯定了。

  夏:謝謝!其實我也很喜歡這張唱片。

游:以前都說你“另類”,其實你歌迷一點也不少,在海外也有不少歌迷吧?

夏:有啊,有次在三藩市,兩個開BENZ的女孩子看到我就停車下來,問“你是不是夏韶聲啊?”我說“是”,她們一下子就跪下來了,讓我好感動。

游:看來懂得欣賞音樂的人還是不少的。不過有時我覺得大家不夠珍惜現有的藝人,總要他們離開後再复出才覺得他們的可貴,像許冠傑,退出歌壇的時候大家都嫌他“老餅”,現在他一開演唱會開40多場,4月又回內地開唱,你的情況好像也是。

夏:是啊,大家該更珍惜眼前人。不過我自己覺得做樂手的人不是歌星,應該盡量低調,讓大家總有驚喜,做音樂應該要有驚喜。

游:藉這次“華語金曲30年逐夢榮譽大獎”之風,作為大獎肯定的重量級藝人,希望今年可以在內地看到你的首次個唱。

夏:5月我會在香港紅館開2場演唱會,這次是以搖滾的Bandsound為主,期待也有機會與內地的朋友早日見面!